標題:
高錕在發明光纖後40多年才獲得諾貝爾獎,是否太遲?
發問:
光纖可說是改變人類近代社會的一項重要發明,雖然諾貝爾獎很少給應用科學作出獎勵,但又並非絕對。現在才給予高錕這項肯定,是否太遲?作為香港人,我們可以向政府建議什麼方法,推動本土的科研? 最佳解答除問題本身的解答贈點外,可額外獲得500知識點數,而每位用自己的文字正確地回答所有問題的網友,在下星期最佳答案選出後,亦可額外獲得50點知識點數(請注意,不要抄襲其他網友的回答,否則將不能獲取該額外知識點數)。而額外50點知識點數將在最佳答案選出後五天內送出。
最佳解答:
既然呢個奬少俾應用科學,今次就係個好機會.雖然喺光纖問世40幾年後,而高錕都因為老人癡呆,乜都唔記得,但唔可以用遲/早嚟形容,因為冇累積咁長嘅時間,光纖嘅實用性唔會發揮到咁極致.而且高錕重在世,只可以話個奬遲咗40幾年,但絕唔係太遲.因為就算高錕唔記得研究,得奬之後,會有更多更多嘅人參與研究. 我地有數碼港,硬件足,但把關唔嚴,影響政策推行,嘥政府公帑.好多唔係從事科研嘅機構/公司,都可以入去佔用辦公室,令真正科研機構唔夠地,所以要搵真係做科研嘅人,入政府做高官,監察住數碼港,唔係數字上租哂d辦公室出去就算.咁做,起碼令更多大學生敢從事科研同互相關工作,唔會驚搵唔到食. 可以嘅話,增加大學科研嘅經費+學位,搵d本地專才,組成一個監察團,監察經費使用,同時鼓勵同海內外嘅學術團體交流,多d利用會展/九展呢類場館,搞多種類嘅活動,學術研究.甚至可以由小學生開始,多d帶佢地去科學館,俾佢地多d接觸科學,自細培養興趣.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絕對是太遲,晚了,是太遲是太遲是太遲是太遲是太遲|||||高錕在發明光纖後40多年才獲得諾貝爾獎,不是太遲。這個獎說到底都是一個證明,嘉許高錕發明了光纖,令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政府可多投入金錢,人才等資源進行科研,鼓勵人們多在科研這些方面作發展,以推動本土的科研。|||||40多年啊!!! 我相信很多人都沒這樣多時間去等..我覺得是太遲了. 政府可以多點獎勵一些對社會重要發明的人. 都可以大力推廣本土的科研.例如在電視上賣廣告. 令人知道科學家的發明.有助香港的科研發展.|||||遲到(獲得諾貝爾獎)好過無到.....一笑, 我們可以向政府建議在中國輸入科研人才來香港|||||緊係啦. 以我所知的發明家,個個都過了三,五十年之後,才可獲得有關的榮譽, 但係又確實要一點時間去証實它的奉獻. 其實, 一但清楚知道它的用處和功能後,就給予支持,越早越好啦.|||||唔會呀,光纖都係因為internet先發揚光大之麻|||||高錕在發明光纖40多年後獲得諾貝爾獎,我認為還蠻遲的。 我建議政府多撥款些資金進行科研,多向學生灌一些有關的知識等等...|||||其實頒發這個獎項,並沒有早或遲之分,因為早或遲,是一個個人衡量的一個時間性,並沒有一個標準的! 而高錕得獎已充分證明世人對他的肯定了! 另一個問題,作為香港人,唯一可以建議政府的,是增加大學的科學科目的支持度,因為有新一代的支持及創新,才可以對推動科研有突破性的發展。而輸入外地專才不是不可行,但必須設立一個限額,一方面為不可埋沒新一代的發展,另一方面,支持培育本地專才才是長遠的辦法!|||||真的有點遲,不過最後還是拿了,這問題不要緊吧 政府應撥款,推動科研,別只埋頭在金融那邊,多鼓勵科研|||||怎樣才叫及時?及時 2字看似簡單,但每個人心中的尺度都不同。有些人認為發明後數月,有些認為數年內。 而我認為是及時。雖然很早已有,但不是人人都使用過,數年前,我家還在用電話線上網。光纖發展到現在 己十分成熟了。大部分人已經使用過。在大家心目中已有一定的位置和肯定, 此時再給他諾貝爾獎,反對的人應該接近0%。這樣得獎才叫實致名歸,得獎者感受到會是更多。 雖然高錕已忘了什麼是諾貝爾獎,但是他的發明對知訊的幫助,人們不會忘記,這才是真正的得獎,比獎金.獎盃更為閃爍。 “我國科研機構擁有較好的設備,研究水平高,但缺乏富有生氣的年輕人才﹔大學里集中了數量可觀的優秀年輕人才,卻缺少研究課題和相應的設備。有效地推動科研機構與大學的聯合,在聯合中實現二者收益雙贏,已成為快速提高我國科研實力和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這是中國科大校長、中科院院士朱清時近期考察歐洲一些世界著名大學返回合肥后發表的見解。 我覺得朱清時先生說得很對,推動科研機構與大學的聯合是現在要做的事。政府如果可以建立科研機構與大學之間的溝道和支持本土科研, 本土科研的前影會是一片光明。 2009-10-13 18:28:50 補充: 大家別這樣說,其實每星期想一條有意思和跟貼時事的問題是十分費心的。而且管理員也是很多工作做。隨便出一條,是十分容易的事。但認真出一條,就需要費盡心絲。